青春力量在社会实践中绽放光彩
2025-08-04
今年暑假,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们在池州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,或化身老师守护留守儿童的假期,或用创新思维激活非遗传承,或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… …
“今天我们来讲《三国演义》里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。”7月24日,青阳县杨田镇杨田村农家书屋里,合肥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们围坐成圈,给孩子们讲述经典名著。这是该校“行知学堂”扎根杨田村的第四个夏天,50余名孩子每天准时来此打卡。除了作业辅导,防溺水安全演练、创意手工课等特色课程也深受孩子们欢迎。
“既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,又让孩子们在玩中学。”杨田村党总支书记操旱云说,“行知学堂”不仅缓解了暑期留守儿童“看护难”的问题,更像春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。刚帮一个孩子讲完应用题的合肥师范学院学生朱慧,额角还带着薄汗:“能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陪伴他们成长,所有付出都有了意义。”
同样的温馨场景,也在东至县官港镇北城村上演。由淮北师范大学等校返乡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,在这里开设为期三周的暑期课堂。课程表上既有语数外辅导,也有非遗剪纸、溺水急救等内容。学生曹子琪举着刚完成的手工作品,开心地说:“在这里,老师们会耐心帮我们辅导作业,教我们各种各样的知识。我还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,我特别喜欢这里。”
在石台县文化馆,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奇妙邂逅正在上演。7月10日,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学生顾江灏双眼紧盯电脑屏幕,手指在键盘上灵活敲击,他正在用AI技术复刻目连戏的经典唱腔。该校指导老师邓菁菁在一旁看着学生们的操作,眼神中满是期待:“我们希望结合专业特色,用数字力量为古老非遗注入新的活力,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非遗。”
7月22日清晨,10多名大学生正在白洋河畔开展“幸福河湖 水美贵池”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。安徽第二医学院学生袁曌佳的手套上沾满了泥土,她正小心翼翼地把一个塑料瓶塞进垃圾袋。“虽然天气炎热,但能为守护家乡环境出一份力,我心里特别自豪。你看,岸边多干净啊。”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,笑着说道。不远处,昆明传媒学院学生宋岚岳举着手机,对着清澈的河面拍摄:“我要把这清澈的河水发朋友圈,让更多人看到家乡的美,也让更多人加入到守护家园的队伍中来。”
在池州市图书馆,也有忙碌的青春身影。7月26日,安徽工业大学学生郭昕怡正踮脚整理顶层书架,额前的碎发随着动作轻轻晃动。“这是我第三次来当志愿者了。”她抽出一本读者要找的书告诉记者,“每次看到别人拿到书时的笑脸,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。”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柯姣妮看着穿梭在书架间的志愿者,语气中满是赞许:“他们每天准时到岗,整理书架、引导读者、协助活动,缓解了图书馆接待压力,为书香池州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”
记者从团市委了解到,今年暑假,共有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中南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1500余名学子在池州开展“三下乡”“池州行”“扬帆计划”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团市委将持续搭建实践育人平台,做好服务保障工作,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让青春力量更好地融入地方发展大局。(徐婷)